回顶部

亚洲箱板纸市场和关税贸易的不确定性增加

 :2025-07-14 来源:Fastmarkets    分类: 市场

近日,Fastmarkets发布了“亚洲箱板纸市场和关税贸易的不确定性”的文章,纸业商会编译如下。


近几个月来,关税政策始终处于动态调整中。四月份是美国对多国实施"对等关税"的密集期——华盛顿方面对来自广泛国家阵营的商品加征关税,但随后为给谈判留出空间,这些措施又暂停实施90天(截止7月9日)。目前谈判仍在进行,但考虑到涉及国家众多且达成协议通常需要较长时间,预计7月9日后相关工作仍将持续。最终结果更可能是达成框架性协议,美国或能获得有限让步,但同时也将面临更多延期和持续不确定性。


图片



中美关税战在四月急剧升级,双方互征关税税率分别达到145%(中国对美出口)和125%(美国对华进口)。五月下旬两国达成缓和协议:中国对美出口关税回调至30%(若计入原有基础关税则实际约50%),美国对华进口关税降至10%。但协议达成后双方仍出现反复拉锯,最终于6月10日才彻底平息争端。


围绕这一框架的谈判仍将持续,但未来仍存在局势反复和谈判结果不确定性的风险。中国在谈判中确实握有一定筹码,这源于其在稀土元素和磁铁材料领域的绝对主导地位。


2025年中国出口展现韧性 


2025年中国出口开局表现稳健。作为2024年中国GDP增长的主要驱动力,以美元计价的出口额实现了6%的增长。受益于提前出货效应,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出口同比激增10%。这一增长势头在三月得到进一步强化——当月总出口额跃升12%,推动2025年第一季度出口总额实现6%的增幅。尽管三月以来对美出口遭受重创(四月同比下降21%,五月降幅扩大至35%),但得益于对其他地区出口的强劲增长,四月总出口额仍保持8%的增速,五月增幅也接近5%。


对其他地区的出口增长是多年来持续存在的趋势。作为制造业大国,中国经济在消费增长放缓的同时产能持续扩大,使得制造业越来越依赖出口市场。2021-22年新冠疫情后全球需求激增带动出口飙升,2023年仅出现温和回调,2024年又重拾升势。2018-24年间中国出口年均增长7%,其中新兴经济体市场增速尤为显著——东欧年均增长13%,拉美地区年均增长11%。


亚洲箱板纸市场贸易失衡加剧 


值得注意的是,中国进口增速未能跟上出口步伐,导致中国以外的地区贸易失衡不断扩大。2018-24年间,美中贸易逆差年均扩大4%,亚洲其他地区的逆差增速更高达22%,其中2022年末至2023年出现大幅跃升。全球其他地区的逆差年均增长12%,2024年出现显著飙升。


贸易失衡的持续扩大引发了一个关键问题:若新贸易协议限制中国对美出口,而其他地区又日益担忧进口激增会冲击本国制造业,中国将如何维持出口增长?对部分国家(尤其是亚洲国家)而言,这将是个棘手难题——它们既要维系与中国的良好关系以保住供应链席位,又需平衡国内产业保护。不过,对于那些能成为企业分散供应链替代生产地的国家来说,反而可能从中获益。


中国经济表现喜忧参半


对中国经济表现的评估呈现两极分化。一方面,在面临多重不利因素的情况下,中国经济今年表现相对稳健。2025年第一季度GDP增长5.4%,第二季度增速有望达到5.0%,这为全年实现政府设定的"约5.0%"增长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。另一方面,鉴于国内需求持续疲软、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以及生产者价格持续下跌,经济表现又难言理想。生产者价格指数已连续32个月负增长。


消费市场低迷受多重因素影响:包括收入增长缓慢、青年失业率高企,以及房地产市场低迷带来的负财富效应。政府虽已出台多项经济刺激政策,但房地产市场仍面临困境(尤其是一线城市以外地区)。当前亟待明确的是:若出口引擎也放缓,什么产业能接棒成为新的增长动力?消费者信心持续低迷,要提振消费、引导居民动用高额储蓄,可能需要更显著的薪资增长和/或强化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措施。


2025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前景展望


2025年下半年,中国经济面临多重隐忧。出口方面,除持续的中美贸易战影响外,还将遭遇三重逆风:其一,由于同比基数抬升,增长压力加大;其二,前期"抢出口"效应透支了未来订单,导致后续接单动能减弱;其三,若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,外部需求可能随之走弱。


国内经济方面同样存在压力:消费市场持续低迷,工资增速未见明显改善,就业市场仍面临不确定性;此前实施的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正在衰减,若要继续发挥刺激消费的作用,既需要增加财政投入,也需扩大政策覆盖的产品范围。


亚洲经济增长趋势呈现分化


亚洲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同样表现不一。今年第一季度,该地区多数国家经济表现良好,但随着贸易不确定性持续发酵,我们预计下半年增长将有所放缓。具体来看:


东南亚地区工业生产数据呈现分化:越南、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三国一季度数据表现相对强劲,而印尼和泰国则较为疲软。不过该地区零售销售整体表现稳健。


东亚地区方面,日本、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工业生产保持稳健增长。但在零售端,仅日本实现了较好增长。从四、五月份已公布数据的国家情况看,多数国家零售销售和工业生产增速均出现一定程度回落。


基于最新经济形势,我们将2025年亚洲GDP增长预期较贸易战前预测下调了0.5至1.0个百分点。